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必读
+今日生活首页
 
 
提高警惕 安全采买 四大“年货陷阱”要避开
2024-01-20 08:15:13 杭州网

最近,许多人开启买买买模式,备足年货,喜迎新春佳节。然而,一些不法分子趁着此时消费需求旺盛,精心布置骗局,稍不留神,消费者就可能踩入陷阱。本版梳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常见骗局,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陷阱一:用年货福利卡下套

最近,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自己收到商家送出的年货福利卡,扫码添加官方客服,即可领取年货大礼包等诱人礼品。

反诈民警表示,这类骗局属于冒充“官方客服”诈骗。当你与这名假冒客服加上好友后,他们就会把你拉到各种各样的群,或者填写各种个人信息,最后进行刷单诈骗。骗子会在群内发放刷单任务,称完成即可领取红包,刚开始会兑现一些小钱,等你彻底放下防备心后,便引诱下载软件、充值垫付,完成佣金更高的兼职任务。当投入不断加大后,骗子会说系统出现问题、任务超时、操作失误等,要求再追加再充值,这时本金和佣金就再也无法提出了。

陷阱二:低价产品“水分”多

此前,有媒体公开揭露低价水饺、低价肉丸的原料来源及“生存之道”,个别速冻食品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销售的猪肉水饺中添加鸡肉,肉丸产品中添加鸡脖泥、鸡架泥等行为,且并未在包装上注明。

无论是线下展销会还是线上年货节,如果遇到商品价格较平时购买的同类产品低较多的时候,就要留个心眼。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挑选年货美食,在考虑价格的同时,更要重视安全和品质。要检查商家是否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经营资质,建议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处购买食品。其次,关注食品的标签信息,特别是商标、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等,了解产品基本情况,防范“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陷阱三:“买多送多”诱导高额消费

购买年货往往数量和金额较大,一些商家可能以“充值多少送多少”为诱饵,诱导消费者充值大量预付款。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一定要仔细辨别促销的真伪,特别要了解商家是否附带其他条件。理性充值,对于“充多少送多少”“高额返现”等形式诱导充值的,要结合商家的信誉度、消费者自身经济能力和消费需求等综合考虑,建议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还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手机号、地址等。

陷阱四:不明链接暗藏木马病毒

不少老年朋友如今积极跨越数字“鸿沟”,玩转线上购物。但需注意,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年货节等活动时,一些不法分子可能趁机下套。比如换积分、免费送等促销活动,实则暗藏骗局,点击不明活动链接很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不仅存在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还可能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专家提示,网上购买年货时要关注购物平台是否正规、商户信息是否齐备,理性看待各类促销活动。

选购年货的正确“姿势”

临近春节,置办年货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年货种类繁多,挑选起来往往让人眼花缭乱。建议大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既能保证安全,又能避免浪费。

求新鲜,不囤货。我国商业发达,供应丰富。即便春节假期当中,超市也会营业,无需囤积生鲜食品。对于蔬菜、鱼类、鲜肉等容易腐坏的食物来说,只需购买三四天食用的量即可。否则,花新鲜食品的价钱,吃到不新鲜的食物,甚至有安全风险,不值得。

求质量,选精品。如今人们日常三餐的食物就很丰富,节日期间无需大吃大喝,暴饮暴食。春节美食应当提升食材的品质,例如无公害、有机认证的排酸肉,口味更好的鱼类,优质品种的果蔬,质量更高的调味品,以及日常没吃过的新口味食物,凸显节日食物的享受感和品质感。

藏信息,可拒收。扔快递盒时,注意盒子上是否留有个人隐私信息,要及时销毁,不要随意乱扔。收到配送包裹的通知信息,要仔细核对,发现并不是自己网购的,可向快递公司表示拒收。如果已经送到快递存放点的,发现不是自己的网购包裹,不必打开,天上不会掉馅饼。

留票据,防纠纷。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主动索取票据。如发生消费纠纷,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的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或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据新华社、央广网、健康中国、杭州发布、陕西发布等  作者: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