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求学、求职的经验帖中,“向上社交”一词热度颇高,教大学生“向上社交”甚至成为许多博主必用的“吸粉”利器。在他们的描述中,“向上社交”是一种突破圈层、扩展人脉、打破信息壁垒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1月20日 《中国青年报》) 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究竟是鼓励自我成长,还是如“向上社交”那般强调他人的重要性?对大学生来说,两者是否矛盾,又该如何处理? 简而言之,“向上社交”的本质是通过与更优秀的人交往,学习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无需赘述,这种社交方式确实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原有圈层,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元化的观点。然而这并不代表就要将“向上社交”奉为圭臬。 应该看到,盲目的“向上社交”其实是在自我下沉。一味地追求与更优秀的人交往,积累所谓的人脉和关系,却忽视自我价值的提升,到头来往往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动不动就炫耀自己的朋友怎么怎么样,仿佛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了。然而事实是朋友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样。 过度的“向上社交”无异于功利工具,无非是想靠着强者的荫蔽走上人生捷径,从而节省自己的努力成本,说白了就是打着“向上社交”的名义攀炎附势。再说了,你追求所谓的“向上社交”,比你更优秀的人自然也需要“向上社交”,当你无法给他人提供价值的时候,这样的社交关系绝对不会长久。毕竟,交往价值并不在于交往本身,而在于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向上社交”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防自我价值的偏离。当你将与他人的社交认作是一种“向上社交”时,其实已经将自己默认代入“低位者”的角色,这样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有不平等的倾向。此外,“向上社交”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局面,甚至是让人产生自卑和自弃的心理,或者是因为盲目崇拜而丢失了自我的独特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优质社交应该是“向善社交”,而不仅仅是“向上社交”。人生在世知己难求,只要能够交到真心好友,能给自己带来帮助,不管是“向上社交”还是“向下社交”,其实都无关紧要。所谓的“向上和向下”本就是主观定义,优秀的人也有难以察觉的缺点,平庸的人也可以有鲜为人知的优点。很多时候,“向下社交”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甚至是获取更多的情绪价值。 归根结底,“向上社交”和自我提升并不矛盾,适度的“向上社交”有其可取之处,但不管哪种社交方式,都需要以自身的实力为前提。个人的发展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但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像树一样,越是向往高处的光亮,就越要向下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