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必读
+今日生活首页
 
 
吃饭有这4个习惯,身体再好也会被癌症盯上!
2024-01-26 16:14:47 杭州网

身体健康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像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这些听起来就令人害怕的癌症,可能就与你的饮食习惯有关。那我们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呢?今天就来聊聊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影响~

“挑”出来的肠癌

有的人很挑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这种挑食的习惯,不仅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还可能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如果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在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迅速腐败,产生对健康有危害的物质。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的“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特别是爱吃红肉、加工肉制品的人群,更要注意。

红肉:指烹饪前红色的肉,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就属于这类肉。

加工肉制品:

指所有经过熏、腌、风干或用其他方式处理的为了增加风味以及长久保存的肉类,比如培根、火腿、腊肉、熏肉、腌牛肉、肉脯以及肉罐头、肉酱等。

防癌建议:

1.适当增加粗粮摄入,包括紫米、糙米、红豆、燕麦等;2.增加蔬果摄入,这类食物含丰富膳食纤维,可加快肠道蠕动速度,加快肠道废物排出;3.减少加工肉制品的摄入,这类食物在制作或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环芳烃、杂环胺等有害物质,吃多了可提升肠癌发病率,每周建议食用不要超过 1 次~2 次。

“撑”出来的食管癌

吃饭时如果总是吃撑,特别是晚上吃得过饱,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在胃酸长期刺激下,容易增加食管癌变的几率。

防癌建议:

1.吃饭不要吃得过饱,7~8 分饱是比较合适的;2.吃饭、喝水不要太烫,饮用 65℃ 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入口的食物、饮品最好不要超过 45℃。3.吃饭别吃太硬,很多人喜欢吃一些比较粗糙、偏硬的食物,这类食物在经过食道的时候可能会损伤食道黏膜,也会增加患食管癌的几率。

“省”出来的肝癌

过日子“省”一点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节俭到一定程度,比如发霉变质的食物舍不得扔掉,发霉的东西洗洗还继续用,那么肝癌就可能会在体内潜伏下来,因为这些东西中可能藏有一级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其滋生的温度为 28℃~38℃,喜潮湿,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能导致肝癌,还有一些其他癌症。

1mg 的黄曲霉毒素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20mg 的黄曲霉毒素一次性摄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是氰化钾的 10 倍,砒霜的 68 倍,280° 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生物致癌剂,1993 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级致癌物。

防癌建议:

1.发霉的筷子、案板要及时更换;2.发霉的食物别舍不得扔,比如发霉的花生、玉米、豆类等;3.过期或变质的食用油、调味品也要及时扔掉;4.久泡的木耳会产生大量细菌、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一次性摄入过多,极容易造成肝中毒,也要及时扔掉。

“抽”出来的肺癌

你听说过“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这句话吗?这是因为在吃完饭后,血液循环加快,尼古丁迅速被吸收到血液里,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脑袋飘飘然,就好像“成仙”了一样。

但实际上,饭后吸一支烟,比平常吸十支烟的危害还大。因为身体在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同时,对香烟烟雾的吸收能力也增强,吸进的有害物质也增加。目前研究发现,香烟中含有的明确有毒物质多达 93 种,明确致癌物质有 78 种。和香烟有关的癌症除了大家熟悉的肺癌,还有膀胱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等。防癌建议:

1.不仅饭后别吸烟,平时也不该吸烟,要及早戒烟;2.远离二手烟环境。

癌细胞害怕你做好这3 点

1

怕你爱运动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形,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 30 分钟~60 分钟,中等到高等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风险会降低。此外,其他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

2

怕你保持好心情

在不良情绪反应中,与癌症关系密切的是抑郁、强烈的挫折感、无望和无助等。有人认为是“抑郁催化了肿瘤”。比如,重症抑郁症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乳腺癌,而且患上癌症后的预后更差。

3

怕你及早进行癌症筛查

由于大多数恶性肿瘤早期没有症状,或者难以察觉,所以防癌体检便成为一种对高风险人群及发现异常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管理的体检方式。

根据自身情况,定期体检不仅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早诊率,而且能降低因癌症引起的死亡。

来源:CCTV生活圈、科普中国  作者: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