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必读
+今日生活首页
 
 
上了热搜!原来过年吃最多的竟是剩菜!处理它这几招超实用
2024-02-17 10:28:28 杭州网

一眨眼年初八了,回味过年的大餐,大家的答案竟然如此统一:剩菜。春节“剩宴”到底能不能吃?哪些食物不适合二次加热?一篇文章帮你理清思路,看完记得转给爸妈↓↓

虽说年夜饭南北差异大

但正月里吃剩菜却是全国标配

关于过年剩菜的话题甚至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晒出自家

从年三十吃到今天的剩菜

一盘炸年糕初一蒸一遍

初二还拿出来摆桌

从酥酥脆脆吃到软趴趴的

难怪要吐槽:

晒年夜饭时多开心

现在就有多狼狈

那么

春节“剩宴”到底能不能吃?

以下几点请记牢

01

不同剩菜如何处理?

剩菜“口诀”请牢记

绿叶菜→不要剩

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严重,隔夜后容易生成亚硝酸盐。

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不要剩!

根茎类蔬菜→分装冷藏

反复加热后维生素损失明显,硝酸盐含量较绿叶类低,隔夜后口感尚可。

处理建议: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藏,可以保存1~2天。

肉类、蛋类→吃前热透

再次烹饪对营养影响较小,但其蛋白质丰富,利于细菌繁殖。

处理建议:可以适当保存,需尽快分装冷藏,超过24小时需冷冻。熟食再次食用时需要重新热透。

海鲜等水产品→需要冷冻

反复加热后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受损,隔夜后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损伤肝、肾功能。

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吃不完的尽快分装冷冻。

豆制品→及时冷藏

重新加热后蛋白质等不太容易流失,但煮好的豆制品容易变质。

处理建议:尽量当餐吃完,买回来后尽快冷藏保存。

汤类→避免铁锅保存

剩汤长时间存放在铝锅、铁锅内会生成有害物质。

处理建议:可少放盐等调味料,用瓦锅或保鲜盒冷藏。

凉菜→不要剩

隔夜后生成有害物较多,且不适合加热处理。

处理建议:无论荤素,尽量当餐吃完。

👇👇👇

剩菜“口诀”请牢记

宁剩荤,不剩素

叶类先吃完

根茎适当存

海鲜、凉菜一个不留

02

这些食物最好不要二次加热

具体来看

还有哪些食物不适合二次加热?

到底是啥原因呢?

01

菌类食物

菌类里的蘑菇经过高温烹饪

会产生大量的硝酸盐

放在冰箱中低温保存

第二天加热后继续吃

进入人体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

经常吃二次加热的蘑菇

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长期这样

会增加罹患消化系统肿瘤的概率

不建议蘑菇二次加热后继续吃

尽量一次吃完

02

菠菜

菠菜草酸含量高

需要焯水之后食用

再加上菠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

二次加热会转化为亚硝酸盐

对人体有害

03

牛奶

反复加热牛奶

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

导致营养缺失

同时,细菌会快速繁殖

使牛奶变质

容易造成腹泻

04

银耳汤

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

煮熟的银耳汤如果放置时间过久

硝酸盐会分解还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使血液里的血红蛋白

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

从而破坏人体正常造血功能

影响健康

银耳汤最好现做现喝

不要隔夜

05

溏心鸡蛋

溏心鸡蛋主要是指没有煮熟的鸡蛋

这样的鸡蛋

无法彻底杀灭沙门氏菌

如果再放置一晚

会增加细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机会

即使第二次煮熟了

也存在致病风险

03

剩菜从存到吃

还有这些注意事项

剩菜要等凉透了才能放冰箱吗?

二次加热时又要注意什么?

这份攻略小编给您备好了↓↓

尽快放入冰箱冷藏

●无论何种食物,在室温下放得越久,微生物就繁殖得越多,越不安全。尽量把剩菜趁热或者是放置到不烫手时就放入冰箱。

●冰箱内东西不宜太满,菜不宜太大份,尽量用轻薄、导热快的保鲜盒,可以加快降温速度。

分开存储

●分开存储可以避免细菌交叉污染。要用干净的容器密闭储存,或者把碗盘包裹上一层保鲜膜。

吃前热透

●冷藏冷冻过的剩菜吃之前一定要高温回锅,把菜整体加热到100℃,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

●微波炉加热需要翻一翻,多热几分钟。吃多少热多少,避免反复加热。

春节剩饭剩菜处理指南

觉得有用就转发吧~


来源:杭州发布  作者:资料/央视一套  编辑:高婷婷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