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拜大年,大包小包上门去、热热闹闹走亲戚,曾经是多少人难忘的春节集体记忆。而如今,“过年走亲戚”的习俗似乎正在逐渐被年轻一代淡化。有研究显示,年龄越小的群体,和亲戚经常联系的就越少,“90后”大多数人只是“偶尔联系”,而18岁以下就“基本不怎么联系”了。
事实上,年轻人的生活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走亲戚的传统文化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新形势下,探究和摸索一种新的“走亲戚”模式,或许更有意义。 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讲述人:小野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对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更蕴含着浓浓的故乡、家国情怀。 我还挺爱走亲戚的,一年没见的亲人,就在春节几天能够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特别是我家亲戚多,去谁家都是起码坐两桌,有人忙活、有人唠嗑我觉得很幸福。 有时候还能在老家遇上小时候的伙伴,结伴一起走在乡间小路上,一帧一幕都是美好回忆。 亲戚是走出来的。即使是很亲的血缘关系,不经常走动也不亲。即使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经常走动,也会变得很亲。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双向奔赴才能让这一优秀传统延续。 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讲述人:金铭 现代化过程中个人意识的崛起,让人们倾向于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对象和方式,而不像过去顺从习俗的强制或者父母亲戚的社交捆绑。这种主动选择是基于自己的情感、兴趣等。 春节假期,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走亲戚,他们觉得,那是一年一度的过年仪式感,那是最还原小时候记忆的方式。但也有很多人,走亲戚成了一种负担,因为架不住七大姑八大姨的“拷问”,也架不住各种不自在的炫耀和攀比,索性就选择自己认为舒服的方式,宅家陪父母或出去旅游,也没什么不好。 真正的亲情应基于理解和情感共鸣 讲述人:蒋四方 小时候去亲戚家图个热闹,长大走亲戚反而有一些顾虑,都在问我去年挣得怎么样啊,做的啥工作,找对象了没,结婚了没,有孩子了没。 亲戚之间往来走动越来越少,但攀比的风气比较盛行,对年轻人来说增加了社交压力。我觉得真正的亲情不只建立在血缘关系上,更基于理解、尊重和情感的共鸣。所以为了躲避亲友们的催婚催育,我有时候会选择独自到其他地方旅游。 老实说,这届年轻人对亲情的理解框架,早已经不被传统乡土社会和宗族伦理所束缚,很多年轻人渴望的“归属式”亲情,远不是走亲戚所能带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