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一些家长抱怨说,因为一时心软,结果犯下大错。他们把智能手机、平板不加控制地交给孩子使用。结果令他们十分失望,这些孩子果然无法抵抗电子产品的诱惑,几乎是毫无抵抗就沦陷了,甚至出现了废寝忘食的情况。平时的严防死守,在寒假全线崩溃,颇有功亏一篑的感觉。
当然,电子产品只是载体,令孩子们沉迷的主要是短视频和游戏。有的家长试图采取饱和战术,以为让孩子玩个够,玩到意兴阑珊,玩到心理疲劳,就自然而然不会沉迷了。殊不知这种心理早就被研究透彻了,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你愿意沉迷,就有源源不断的新内容,仿佛哆啦A梦的口袋。饱和战术在这样的降维打击面前,已经失去作用。 事实上,把电子产品不加限制地交给孩子,指望孩子的意志力能控制自己,本身就是异想天开。人最容易沉湎于诱惑和欲望,不然夏娃和苹果的故事怎么来的? 而且,短视频和游戏等产品,经过海量专业人士精心设计,在吸引人上下了极大功夫,突出的就是一个投其所好,连成年人都纷纷沦陷,更何况心智还未健全的青少年呢?自古而今,沉迷享乐者多,意志超绝者少,人性使然。被算法算计,大概也是人生的劫数吧。 所以要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电子产品,家长当然要予以控制,这是责任所在。当然孩子也有话说:你们家长自己都一天到晚花大量时间在电子产品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什么道义资格来管理我的电子产品使用事宜呢? 家里有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就有花大量时间在电子产品上的家长。归根究底,家长还是要负主要责任。要进行电子产品“断舍离”,家长如不率先垂范,就很难令孩子心服口服。 进行“断舍离”,关键在于脱敏。比如,短视频的本质上是用来“杀时间”的,在零碎时间消遣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成天窝在家里刷短视频,说明时间安排不合理,亟需安排多种活动进行参与,从物理上脱离电子产品。实在不行,自己拍摄vlog也行,创作短视频起码要动动脑子,不像观看视频只要负责笑和点赞就可以了。 再比如说游戏。当前手游市场氪金风气之流行,游戏质量之糟糕,有目共睹,但青少年玩家们依然乐此不疲,是因为这些游戏就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好的游戏了。当年一档新闻节目采访山区孩子,记者发现孩子在吃方便面,就对孩子母亲说,方便面没营养,不要天天吃。结果孩子妈妈说,也没条件天天吃,就生日的时候吃。玩家们就是这么可怜,吃个方便面就是过年。事实上,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这世界上还是存在优秀的游戏的。在严格控制孩子游戏时间的同时,也不妨引导介绍孩子认识一些优秀游戏,建立孩子对游戏的正确认知,提高孩子的品味。 无疑,对短视频和游戏进行脱敏,家长有作为才是关键。作为家长,不仅要为孩子做榜样,还要为孩子打开更广泛的视野,陪孩子去发现更好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