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必读
+今日生活首页
 
 
“考公考编升学”成热潮,究竟是出路还是困境?
2024-03-06 18:52:22 杭州网

“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近期,全国多所院校相继发出倡议书,动员2024届毕业生积极就业。(3月4日澎湃新闻)

“考公考编升学”现象成为热潮,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倾向。学子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应保持基本的理性,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出路”变成“困境”。

统计数据显示,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了438万,而国考报名人数也已突破283万,竞争最激烈的岗位达到了报录比达3679:1。放眼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及从业者选择将自己的人生轨迹与体制内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稳定”“平等”的环境,使得“升学”“考公考编”成为学子趋之若鹜的“避风港”。

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体制内工作,升学也不应盲目“随大流”,更不应该为避免“就业困境”跟风考公考编。考上了,发现不了解、不适合的不在少数,没考上,陷入应试死循环的人也不在少数。 “升学热”,本质还是求职内卷,渴望以更高的学历以谋求出路。“考公考编热潮”,本质还是就业焦虑,对于自身就业环境的不自信和焦虑。

各大高校的逐年扩招,本科学历早已不是稀罕物,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学历贬值,大厂缩招,面对无法改变的外部环境,“卷学历”“卷公职”到底也只是学生迫不得已的决定。不过,盲目随大众追求“学历贴金”“铁饭碗”也从背后反映出了一部分人职业选择的局限性。

也不难看到,每年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较少,参考人数众多,大量的人抱着“试一试”“一起考”的心态。2024年国考有78.1万报名过审者放弃考试,弃考率25%。升学上,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想考研,或者考研“上岸”希望不大,也被裹挟到考研中,充当“陪考”“打酱油者”,部分考研学子还会选择“二战”“三战”,消耗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迷茫状态下寻求的出路转变为“反复应试”困境。

在某种程度上,“升学考公考编热” 应理智降温。毕业生应多多关注时代的发展,了解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进行生涯规划,盲目随大流“应试”不可取,同时应警惕陷入“反复应试”死循环。如有意向报考,应尽早开始准备、复习,杜绝临时抱佛脚,提高上岸几率。

此外,高校在鼓励学生就业的同时,也应加强校内就业指导,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企业单位还应当努力破除“学历壁垒”,保证相对宽松平等的就业环境。本概率 机率、大专生、研究生都可以各展所长,真正让“360行行行出状元”成为现实。

平心而论,“考公考编”“升学”固然不失为生涯规划不错的选择,但同时在同龄人应试热潮下,应该保持冷思考,正确认识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并热爱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学会主动走出“考研之困”“国考之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正确分配,找到适合自己职业道路。


来源:红网  作者:文宇苗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