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来,春困难捱。暖洋洋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让人容易疲惫犯懒。但就是那么一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时节,不少老年人却出现了失眠、惊醒等睡眠不好的症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浙江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汪潇来为您答疑解惑。在沁人心脾的春天,让老年朋友也能睡得香甜。 季节交替,老年人易失眠 一大早,65岁的蒋大姐(化名)忧心忡忡地走入汪潇的诊间。“汪主任,春节后我就出现了睡眠不佳的情况,每天只能睡2-3小时。晚上辗转反侧,白天精神不佳,我整个人都快被失眠折磨‘死’了!” 在与蒋大姐的交流中,汪潇了解到她性格敏感,平时容易多思多虑。春节前,孩子打电话来说因为有事不回家过节了,蒋大姐便开始胡思乱想、情绪不佳,出现失眠症状。 汪潇对蒋大姐进行情绪开导,并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和中医体质辨识,叮嘱她日常可以和孩子电话沟通,走出房门多参与社交活动,积极锻炼的同时调整好心态。通过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蒋大姐的睡眠状态逐渐好转。 春季容易犯困,但老年人为何失眠会更严重?汪潇介绍,春季气温开始回升,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生物钟也开始出现变化,季节交替容易导致身体乏力犯困;同时,随着冬天的逐渐离去,白天时间增长,阳光的提前“叫醒服务”导致人们早醒睡眠不足,引起犯困;除此之外,春天气温升高,血管舒张,阳光下血液向外周分布,导致大脑相对供血供氧不足,这也是导致困乏的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减退,老年人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出现进行性降低。所以当气候改变、日照时间增加、晴雨交替时,老年人因无法适应变化,容易出现失眠多梦、易惊醒等情况。” 但老年人频繁打哈欠也需提高警惕,这有可能是大脑严重缺氧的“信号”。汪潇解释,血管硬化后,会造成血管壁弹性减低,血管管腔就会变狭窄,致使单位时间内血流减少,使 脑组织经常处于缺氧状态。而春季温差变化较大,是脑中风病的高发季节,所以老年人哈欠接二连三,要引起重视,若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言语不清、走路不稳等,建议及时来医院就诊,切勿麻痹大意。 这样做,修身养性睡眠佳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因为睡眠对身体各个系统的生理作用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老年人若长期睡眠不佳,会出现多种健康问题: 认知功能下降 长期的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断力下降等。 情绪问题 睡眠不足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使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睡眠如此重要,老年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改善呢?汪潇给出了以下建议: 保持规律的睡眠 随着季节的变化,老年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建议最佳入眠时间为20点—22点,早上太阳升起之时就应该起床,可以在中午11点-13点小憩一会儿,但不宜过长,以半小时为佳,过长的午睡会破坏身体节律。规律的睡眠能使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的阴阳变化相符合,使身体更健康。 经常锻炼身体 春季春暖花开,气候适宜,最适合外出踏青锻炼,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睡眠,平时可以进行太极拳、五禽戏、慢跑等运动,让睡眠更加踏实。 坚持早晚各做一次头部按摩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分布着大量的穴位,长期进行头部按摩,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用梳子或者双手先从头中间的督脉推向大椎,每次做40下,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