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双11变得静悄悄了”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双11”已走过15个年头,原本只是电商促销购物节,后演变为线上线下“全民购物狂欢节”。事实上,“双11”变得“静悄悄”并非新闻,而是近年“嬗变”惯性作用使然的旧闻。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双11”狂欢者中年轻人居多。近年来,不少年轻人由于“双11”规则复杂甚或暗藏陷阱圈套等缘故,对促销活动狂热降温渐失兴趣。2020年“双十一攻略”百度搜索指数高达28991,而2021年(4927)和2022年(380)则显著走低。更重要的是,一些人出手下单后动辄发现,购物比如买家电,线下价格竟然比线上更便宜,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对网购“用脚投票”。最要命的是,不少人在网购下单前,选择的众多“好评”居然是刷出来的。近日,央视曝光一刷单控评犯罪团伙,组织20多万刷手,给9万多商家刷“好评”销量,涉案资金流水高达40亿。此外,防不胜防地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商品,让受骗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选择与“双11”说“拜拜”。凡此种种,无不折射消费者消费理念和购物心理的理性回归。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商家祭出如何花里胡哨的促销花样,都不能游离童叟无欺、物美价廉的商道根本和成功定律,否则,可能不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五分钟热度”,便是被依法依规追究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无数反面案例反复昭示人们,奸商无论是用复杂规则陷阱或以次充好宰客“薅羊毛”,抑或用刷单提高销量和“好评”率“割韭菜”,都注定不是长久之计,一旦东窗事发,必定会付出法律追究、经济损失和消费失信三重代价。如今,不少商家改弦易辙,重新聚力以提高商品质量、价格折扣和服务水平促销竞争,堪称商道守正的理性回归。 针对“双11”失范乱象,近年来,各地监管部门联手加力平台企业监管,精准防范和打击虚假交易、刷单炒信、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虚假评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诚信、放心网络消费环境。消费者组织也跟进发挥监督作用,向消费者普及商品知识和购物技巧,持续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和用法能力。不少平台还通过技术手段对异常交易和评价进行监测分析,实时识别和打击刷单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监督维权责任的理性回归,无疑强化了“双11”“静悄悄”氛围的生成和扩散。 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本是消费市场的命运共同体,他们合力理性回归加持,促进了“双11”变“静悄悄”;反过来,“双11”变“静悄悄”又反作用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加速理性回归。作如是观,“双11”变得“静悄悄”是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福音,也是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互惠共赢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