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第五届中国歌剧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介绍,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将于5月9日在浙江开幕。歌剧节期间,将组织24部优秀歌剧作品演出48场,同时举办一剧一评、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歌剧公益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打造“歌剧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每三年一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介绍,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嘉兴市人民政府、中国歌剧研究会承办。本届歌剧节参演剧目中,新创剧目共有19部,其中7部为“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分别是《红船》《侨批》《唱响南泥湾》《一江清水向东流》《先行者》《康定情歌》和《三把锁》。新创剧目题材覆盖面广,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中国发展进程和时代风貌。香港特别行政区艺术团体也将首次参加中国歌剧节,寰宇交响乐团将为观众呈现歌剧《孔子传》。 同时,本届中国歌剧节将组织歌剧界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参加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的学员,通过“一剧一评”的方式,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既对已经创作出的成熟作品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帮助作品不断打磨,提升艺术品质,也将围绕歌剧创作生产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进一步促进歌剧艺术理论评论建设。 关于歌剧节筹备情况,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泉表示,本届歌剧节展演场地主要分布在杭州和嘉兴两地,目前,歌剧节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各家剧院也都已做好准备,以最佳的状态等待来自全国的最优秀的歌剧作品竞相绽放。 刁玉泉也介绍了在浙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三大突出亮点。 一是在剧目上彰显地域特色。自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以来,全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剧作品。五年多的时间,全国范围共创作了250余部歌剧,平均每年50余部,对于中国歌剧的整体业态,形成了强有力的影响和推动。浙江在政策、资金、人才和剧目上加大对歌剧的培育力度。短短几年,涌现出了《红船》《呦呦鹿鸣》《畲山黎明》《在希望的田野上》《五星红旗》等近10部具有浙江辨识度和全国艺术水准的歌剧作品,并收获了2个“五个一工程”奖等重量级奖项。歌剧《红船》和宋韵文化为主题歌剧《李清照》将一起亮相本届歌剧节。 二是在剧院上彰显文化标识。多年来,浙江坚持大力打造全省剧院联盟,推动剧场布局更优化、服务体系更健全。本届歌剧节,在充分考虑演出效果、容纳能力、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基础上,最终确定了10个剧场。开幕式将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式将在嘉兴秀湖音乐厅举行。这些剧场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既有历史悠久的老剧场、也有新兴网红打卡点,有力地展现了浙江文旅的窗口形象。5月,这10家剧场将以最佳姿态迎接四方宾客,欢迎来自全国各兄弟单位的检阅。 三是在服务上彰显“浙江有礼”。浙江作为经济强省、文化名省、旅游大省,在承办国内外大型活动方面具有先进经验、具备一流条件。近年来,浙江圆满承办G20杭州峰会、中国越剧艺术节等国内外大型活动。今年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即将在杭州举办,浙江为承办大型活动营造了更加扎实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本届歌剧节,对剧场设施、演出服务、宣传报道、安保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做好了保障和应急预案,确保高标准、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刁玉泉介绍,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通过扶持重点剧目、创新艺术创作等举措,推出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3部作品获得国际奖项,越剧《枫叶如花》、歌剧《红船》、舞蹈《擂鼓声声迎归帆》等11部作品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群星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杂技"金菊奖"等国家级最高奖项,舞蹈《碇步桥》登上央视春晚,广受好评。同时,浙江实施“文艺赋美”工程,鼓励广大文艺工作志愿者走上街头、走下乡村,推进全民艺术共创共享。目前,“文艺赋美”这项工程表演志愿者已经超过2万人,有标识场地500多个,累计开展展演5100多场,观演人数达30万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在文化惠民方面,本届中国歌剧节坚持“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传播理念,联合中央、地方等多家网络平台,全程同步线上直播歌剧节参演剧目,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盛会。组委会还将组织参演院团和艺术家,以小分队形式深入基层,通过歌剧选段音乐会、歌剧艺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与观众互动交流,普及歌剧知识,提升欣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