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北宋士大夫生活日常 与前两场展览侧重点不同,这次的展览,主要讲述的是苏轼与杭州的独特情缘,展示他作为农学家、医学家、水利专家、城市规划师、教育家的不同侧面。 来自易县大北城金银器窖藏中的银铤,鎏金银带饰、金龙牡丹圆饰件、荷叶金饰件、银坠五佛金冠饰等极为珍贵,是北宋以及融合辽宋风格的金银器标本。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铜匙、衣尺、酱釉葵口碟等,是北宋士大夫家居生活的重要见证,是认识和复原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情态的重要文物。 反映宋代官方文书原貌的“徐谓礼文书”,是首次在墓葬中出土的系统的宋代纸质文书,真实地反映了南宋文官制度和政务运作情况,是考古史上重大的文献发现,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意义。 还有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北宋交子旧版拓存”,目前我国仅此一件,是国内研究纸币发展史的唯一实物资料。交子是北宋经济文化的重要见证,现存交子更是少之又少。 本次展览中,江山博物馆的“北宋京西北路提举保甲司铜印”,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证物之一,是苏轼所生活年代的重要文物。 见证苏轼两次来杭州的故事 这场展览,还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玲珑玉琴”,传世宋琴中的精品;宋佚名“宋人西湖春晓页”,图绘西湖柳岸春景,仿佛可见苏轼当日携友共游西湖之状。 另外,展览还有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定窑白釉五足熏炉、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錾花舍利金棺、阿育王铁塔、刻花玻璃瓶等文物。金棺纹饰富丽,出土时内盛数粒舍利;阿育王铁塔为吴越国王钱俶所造,与杭州渊源颇深;通体透明光洁的浅蓝色刻花玻璃瓶,是10世纪伊斯兰玻璃器的流行样式,见证了当时的文化交流盛况。 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任职。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第一次到杭州,那些难以自遣的烦恼和郁闷不知不觉消融在西子湖畔;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第二次赴杭州任知州,励精图治,两年间几乎日夜工作于西湖之畔。“熙宁六年(1073年)陈襄苏轼等石屋洞题名”拓片与“宋苏轼等大麦岭题名”拓片记载了苏轼两次来杭的出游之事。 另外,来自浙江中医药博物馆的多件中医药文物,展现了宋代医药学的发展,赵伯澐墓出土“南宋四经绞绫罗鞋”“南宋系带高筒绢袜”,保存完好,是了解宋代服饰的重要实物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