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必读
+今日生活首页
 
 
分不清责任,守不了原则,辨不明课题,无法因材施教 “自我感动式”父母会害了孩子一生
2023-03-18 10:25:07 杭州网

指导专家 周国岭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生儿育女,我们尝尝会用“含辛茹苦”一词来形容。因为身为父母,总是尽其所能地把最好的给孩子:吃、穿、玩、用,无一不是先孩子,后自己。可以说,活在孩子的世界里,目之所及处,只有孩子的身影。

但是,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的招牌,扯着“感情”的旗帜,这样的教育,结果可能只是感动了自己,感动不了孩子。反而是父母觉得自己牺牲得太多了,孩子却越来越累,越累越痛苦。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主任医师认为,分不清责任,守不了原则,辨不明课题,无法因材施教的父母,往往都是伤害孩子最深的那个人。恰如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谈道的,“做父母的不是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牺牲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极端自私,会从感情上掌握住孩子,过分的牵挂往往是占有欲的伪装。”

一碗豆面上热搜 背后是绑架式的“爱孩子”

最近,网络上的一则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前,一位妈妈正在卖力地用工具搓面条。原本是温情满满的场景,拍摄这个视频的女儿却配上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瞬间变成恐怖片。

画面上的文字是:“不出意外全家又要挨骂了。”

原来,视频中的妈妈,正在做的是山西一种用豆面制成的美食——抿尖。这种面食做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自己和面,还要用上专门的工具,用力将面条挤压到锅里。每次家里吃这个,她妈妈都会认为自己做得太累而大发脾气,锅碗瓢盆和所有吃饭的家人都要被骂。

女儿看见妈妈从厨房里拿出来这玩意儿,就战战兢兢,全家低气压。然而事实上,女儿却并不喜欢吃这个面条,每次都是妈妈坚持要做,做了还要骂人,让全家人都胆战心惊。

在这条视频下面,有无数“感同身受”的网友发表评论:父母付出之后,还要大肆抱怨一番,让对方产生“亏欠感”才乐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牺牲感”。有人还说,这样的场景简直就是“童年噩梦”,完全体会不到父母口中的“爱”,而是沉重的负担和深深的负罪感。

周国岭认为,这就是典型的在亲子关系中的“自我感动式付出”:给予者有一种付出感、牺牲感、一种内在能量损耗感;而接受者则完全感受不到对方的爱,有的只是深深的恐惧和被控制压迫感,有着不堪重负的“压力山大”。

“这种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顾对方真实需求的付出,会让孩子的成长之路倍感沉重,得不到父母想要的进步、感激和回馈。”而且,长期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可能会渐渐走入抑郁的沼泽里。

“一切都是为了你” 初二学生因这句话患上抑郁症

今年开学后不久,周国岭接诊了一名初二学生小林(化名),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已经无法继续上学,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

治疗期间,周国岭了解到,小林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就倾尽全力,在小升初时将他送到民办的国际学校读书。

读这所学校每年的花费不菲,对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是很大的压力。为此,他们整日以此鞭策小林,希望他能努力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小林本身是个很争气的孩子,一直学习成绩也不错,原可以凭本事考上一个不错的高中,但不得不听从父母的安排走上“全英语教育”的学校。可是,小林没有很强的英语基础,人又很内向,面对听不懂的外教课,从小接受英语教育、家境优渥的同学,他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今年开学一段时间后就不声不响地待在家里,玩游戏,睡觉,就是不肯回学校继续读书。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