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充电宝由于自身体积小巧、重量轻、易于携带,不少人都会买来备用,但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渠道销售具有窃听、定位等功能的充电宝。
近期,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并向法院建议量刑。能窃听,可定位,购买此类所谓的“充电宝”有哪些风险和隐患?生产销售这样的物品,如何定罪量刑?
记者在二手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具有窃听、定位等功能的充电宝往往打着防盗追踪或是“录音神器”的名义进行售卖。一位卖家表示,设备可以远程实时定位、远程录音并进行轨迹查询,设备录音后会通过APP在几秒内传到手机上,不用的时候可以远程关闭。
在记者提出其他款式的需求后,卖家解释说,现在对这一物品查得严,市面上所有同类产品的厂家都停产了,价格有差异是因为电池容量的大小不同,想要录音也很简单,可以设置灵敏度也就是分贝值,也可以手机操控。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公安机关通过前期摸排,发现一个专门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的犯罪团伙。在明知自己并无窃听专用器材销售资质的情况下,杨某某、宋某某为非法获利,共同出资开设网店,从上家谢某某、陈某处批发大量具有窃听、定位等功能的充电宝、充电器出售。
据陈某交代,产品改造并不难,在充电宝或者充电器的内部安装一张SIM卡就能实现。“用电烙铁把购置带有SIM卡的电路板焊接到充电宝或者充电口的焊点上,然后插上手机卡,充电宝的话还要跟电极在内部进行封装成品。”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李宗伟表示,谢某某、陈某最初是直接和商家拿货,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开始自己进行改装。“他首先会买大量的,比方说充电宝、香薰、插头的组装零件,然后他会买一个SIM卡,用电烙铁把专门控制SIM卡的卡槽电路板焊接到充电宝或者充电头,然后就把SIM卡插上去,如果是充电宝的话,它还要安置一个电池在内部,最后封装成品。”
审讯过程中,谢某某还交代了这些充电宝怎么实现窃听功能。“充电宝的话它是有一个GPS的定位芯片在里面,只要通电了之后手机下载一个APP,然后放一张我们平时手机使用的SIM卡,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手机,拨打SIM卡的电话就可以实现自动接听,来实现听音。”
李宗伟表示,有了APP,除了通话窃听还能够实时定位和录音窃听。
“怎么有窃听功能的,就是他把SIM卡焊接上去以后,有一个定位功能,客户拿到充电宝,根据充电宝的说明,会下载一个窃听的APP软件,每个品牌的充电宝下载的APP也不一样。下载了软件之后,往这个软件里面发个指令,比方说000#,然后再给卡充值获得流量,用手机正常拨打手机号码,就可以实现窃听功能,里边也有一个录音功能,在窃听的APP里边点击录音确定的按钮就可以。”李宗伟说。
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瑞介绍,该院以涉嫌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具体的罪名要根据犯罪嫌疑人实际的犯罪情况进行选择,精确到本案就是非法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本案牵扯到上下游犯罪的问题,犯罪嫌疑人谢某某、陈某他们实际上是为本案犯罪嫌疑人的杨某某、宋某某的供货商,并且谢某某、陈某还存在组装和加工的行为。”
与一般的刑事犯罪不同,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在销售完成后构成犯罪既遂,但其社会危害性其实才刚刚开始,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公民信息、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甚至国家机密等的危害或威胁无法估量。
“对于此类犯罪应当从严打击。在办案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主要是因为这个罪名目前是没有专门的配套司法解释的,且司法实践中相关的判例较少。因此,关于该罪的定性以及证据采信标准问题,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一定争议。后经研究、讨论并且调阅相关的类案判例,我们采纳了必须有实物,并且必须经过专业鉴定这样一个证据采信标准,确保全案的证据没有争议。”王瑞表示。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李宗伟表示,经鉴定,案件中的充电宝属于窃听专用器材,经法院依法审查,做出了判决。“被告人谢某某犯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被告人陈某犯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判处拘役4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被告人杨某某犯非法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000元。被告人宋某某犯非法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判处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王瑞也提醒广大消费者,窃听器材若经非法使用,危害极高,对企业经济、人身安全等都会存在隐患。“一是不要购买此类的窃听、窃照器材,防止本人涉嫌违法犯罪,因为还有一个罪名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第二是对陌生的环境中疑似窃听、窃照的器材要做好检查工作,注重自身公民信息、个人隐私等的保护。一经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警,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