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一块年糕近100种吃法!馋死无数人的浙江年糕哪家最能打 你吃过几种
2023-11-05 10:12:27 杭州网

浙江,其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年糕大省。

如果要从浙江的吃食中推选一个最普遍接地气的代表,恐怕就要数年糕了,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像年糕那样在浙江各市流通。

浙江各地吃年糕的花样也是层出不穷,任选一座城市都能找到以年糕为代表的菜。

美食家蔡澜曾说:“(年糕)味道单薄,质感平淡,缺乏个性,不够独特。”但在浙江,一块年糕各地有近100种吃法,做法都很家常,配菜却因季节和地域差异,涵盖了各种山海风物。它就像一张白纸,任人打扮出百般滋味,既是主食,又是零食;既墨守成规,又有千变万化。

浙江到底哪里的年糕最好吃呢?可真值得好好比拼一番。

年糕界“很能打”的宁波慈城年糕

菜品花样繁多,做成了成型产业

在江南濡湿的空气里,水磨年糕仿佛是天生的宁波风物。宁波年糕数慈城,慈城水磨年糕,软糯甜香、洁白光韧。

文化大家冯骥才说:“年糕是慈城食文化的历史名牌,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

慈城年糕选用上好的粳米,在清水中浸泡3-4天,用水磨成米浆,压去水分,再徒手粉碎过筛,在蒸笼中猛火蒸透,之后或舂或轧成大小均匀的条状年糕。

水磨工艺让米浆更加细腻,手工搡捣会让年糕更富有韧性,做好的年糕软滑可口,半点不粘牙,越嚼越香。

2009年,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慈城年糕成为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慈城更是被誉为“中国年糕之乡”。

“糖炒炒,油爆爆,吃得嘴角生大泡。”“荠菜肉丝炒年糕,灶君菩萨伸手捞。”年糕在这里,吃法多种多样,已从传统的荠菜肉丝炒年糕、桂花糖炒年糕,到新式的酸菜鱼年糕、泰式咖喱年糕、宁式鳝丝炒年糕、苔菜脆皮年糕、大白菜冬笋肉丝炒年糕、墨鱼汁炒年糕、白蟹炒年糕……

慈城年糕做成了产业,目前已有10余家年糕品牌企业,年糕种类繁多,年产量近万吨,销售额近亿元,产品远销海内外。

浙江年糕江湖里

不得不提的嵊州和诸暨年糕

浙江年糕“门派”众多,吃法不一,但要论起知名度和好口味,不得不提诸暨和嵊州年糕。

诸暨当地人会做年糕,俗称“榨”。在没有机器之前,做年糕是用臼,用木槌做的。

诸暨的年糕,非常的香滑有嚼劲,可以添加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和蔬菜,所以也就变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年糕。

品种超级丰富,颜值满分!当地人的传统吃法是吃年糕蘸糖或鲜酱油。

嵊州炒年糕俗称嵊州炒麻糍,有“吃遍天下炒年糕,嵊州炒年糕最具特色”一说。

纯晚米制成的年糕丝丝韧滑,细味甜糯。配以新鲜的蔬菜、鲜嫩的豆腐、入味的咸菜,将汤汁调得微稠美味。撒上金黄的鸡蛋丝,增香添色。

一碗炒年糕荤素搭配,虚实有致,色彩诱人,可谓美食绝品。

在嵊州的大街小巷,开得最多的小吃店,就是炒年糕店。店面较小,以夫妻店经营偏多。

嵊州炒年糕制作很有讲究。

年糕切成一片一片的;鸡蛋热锅摊成鸡蛋饼,放凉后切成细丝;大蒜、蘑菇洗净切成片;冬笋去壳去根,洗净后切成细丝;胡萝卜去皮,洗净后切成细丝;猪肉洗净沥干,肥肉与瘦肉分离,瘦肉切成细丝。

然后锅烧热放油,油热后放入豆腐,煎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把年糕炒一下,锅烧热放油,油热后放入年糕翻炒,加一茶匙老抽,炒匀。

待年糕糯软后出锅,锅洗净擦干,烧热后放入肥肉,待煸出猪油后,放入大蒜叶炒香后,放入肉丝炒散,肉转白即放入一瓶盖黄酒,烧至酒味散尽后依次放入蘑菇片、笋丝、胡萝卜丝翻炒。待蘑菇胡萝卜出水后,加入年糕继续翻炒,放两茶匙生抽、少许糖、适量盐。炒入味后,放入鸡蛋丝、豆腐片,加水煮沸后,再煮3至5分钟即可出锅。

勤劳的嵊州人,靠炒年糕这门独特的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嵊州城里有数百家炒年糕店,很多地方也都有嵊州炒年糕,炒年糕是嵊州小吃行业的一大特色,也是一种情怀。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徐慧兴 夏裕 张钱  编辑:高婷婷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